
更新日期 / 2025-04-30 ‧ 編輯/樂活 營養師團隊 ‧ 圖片來源/Freepik
老人常見疾病:前10大慢性病要注意!
根據衛生福利部2024年發表的「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」,65歲以上長者最常見的10種慢性病如下:
第十名:痛風(7.2%)
痛風是由尿酸過高導致尿酸鹽結晶堆積在關節,發作時劇烈疼痛,常見於大腳趾關節,但也可能影響其他部位。
原因
高嘌呤食物攝取過多(如內臟、海鮮)
過度飲酒,尤其是啤酒
肥胖與代謝症候群
預防方法
控制體重,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取
適量運動,維持代謝健康
多喝水促進尿酸排除
第九名:腎臟疾病(7.4%)
腎臟疾病可能由高血壓、糖尿病、慢性感染或藥物損傷引起,早期常無症狀,但若惡化,將影響體內代謝與毒素排除,恐導致洗腎甚至換腎。
原因
長期服用止痛藥、腎毒性藥物
長期高血壓、糖尿病未控制
高蛋白飲食過量、脫水
預防方法
避免濫用藥物,適量補充水分
定期檢查尿蛋白與腎功能
維持血壓、血糖穩定
第八名:中風或小中風(7.7%)
中風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,皆是腦部血流異常所導致,會造成神經功能障礙,小中風則為短暫性缺血警訊,需及早介入。
原因
高血壓、糖尿病控制不佳
高血脂造成動脈粥狀硬化
抽菸、酗酒、生活壓力大
預防方法
增加有氧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
穩定血壓、血糖與血脂
不抽菸,限制飲酒量
第七名:肝膽疾病(10.5%)
肝膽疾病包括脂肪肝、肝炎、膽結石等問題,初期常無明顯症狀,惟若忽視,可能演變為肝硬化、肝癌等嚴重疾病。
原因
慢性病毒感染(如B型、C型肝炎)
高脂飲食與肥胖引發脂肪肝
長期酗酒或暴飲暴食
預防方法
定期健檢,追蹤肝功能指數
均衡飲食,控制體重
避免飲酒過量
第六名:關節炎或風濕症(18.4%)
關節炎是指關節發炎,常伴隨疼痛、腫脹與僵硬。風濕症則屬於自體免疫疾病,可能影響關節以外的器官,例如皮膚、腎臟等。
原因
長期重複使用關節造成磨損
年齡增長導致關節退化
自體免疫系統異常
預防方法
控制體重,減少關節壓力
注意姿勢,保護關節負荷
適度運動維持肌力
第五名:高血脂(21.6%)
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,長期可能導致動脈硬化、心血管疾病、中風等慢性問題,常見於飲食西化、運動量不足的人群中。
原因
飲食過於油膩、攝取過多飽和脂肪
遺傳或慢性疾病影響(如糖尿病)
缺乏運動
預防方法
定期健康檢查,早期發現異常數值
採低脂、高纖、少糖飲食
每週運動至少150分鐘
第四名:心臟病(22.5%)
心臟病泛指影響心臟功能的疾病,像是冠狀動脈阻塞、心律不整等,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,需特別留意。
原因
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)
動脈硬化、血管阻塞
抽菸、壓力過大
預防方法
均衡飲食、定期運動
控制三高、戒菸
定期做心臟檢查
第三名:糖尿病(25.0%)
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異常,導致血糖過高的代謝性疾病。若未妥善控制,可能引發視力模糊、腎病變、神經病變等併發症,甚至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原因
飲食中高糖、高油、高熱量
遺傳體質與胰島素阻抗
體重過重或肥胖
預防方法
定期追蹤血糖與糖化血色素數值
採低糖、低升糖指數飲食
維持理想體重與規律運動
第二名:白內障(40.7%)
白內障是指眼睛裡的水晶體因混濁而影響視力,常見症狀包括視線模糊、怕光或看東西重影,主要為年齡增長所致。
原因
慢性病影響(如糖尿病)
紫外線長期曝曬
抽菸、喝酒
自然老化
預防方法
定期眼檢,早期發現
配戴防UV太陽眼鏡
攝取抗氧化營養
第一名:高血壓(53.67%)
高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,對血管壁產生壓力過高的疾病。長期高血壓容易傷害心臟、腎臟與血管,增加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。
原因
血管隨年齡老化,彈性變差
飲食高鹽、高油脂
缺乏運動、肥胖
遺傳、壓力過大
預防方法
控制鹽分攝取(如少吃加工食品)
定期量血壓,及早發現異常
規律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)
減少壓力,充足睡眠
維持健康體重
根據衛福部的資料,高血壓、白內障幾乎成為長者最普遍的慢性病。營養師提醒,慢性病多在中年悄然發生,往往被忽視。建議透過定期健檢與監測血壓、血糖,有效延緩或預防慢性病惡化;日常也可多參加社區休閒活動,提升身心活力。
70~90歲老人飲食,6大重點要注意!
隨著年齡增長,70~90歲以上長者的身體機能與代謝速度明顯下降,飲食上更需要注意營養均衡與消化負擔。以下是70~90歲老人飲食的6大重點建議:
少量多餐
胃腸蠕動變慢,建議一天分成4~6小餐,減少消化負擔。高蛋白攝取
為維持肌肉量與免疫力,可適量增加蛋白質來源,如魚、蛋、豆製品。充足水分
長者感覺口渴的能力下降,建議主動提醒補充水分,避免脫水。高鈣、維生素D食物
預防骨質疏鬆,可多攝取乳製品、小魚乾、黑芝麻等含鈣食物,同時適度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生成。低鹽低油
減輕腎臟與心血管負擔,避免重口味飲食,盡量選擇天然、清淡的烹調方式。消化友善食材
選擇容易咀嚼、消化的食物,如燉煮蔬菜、嫩豆腐、蒸蛋等,避免過硬或太油膩的料理。
關於樂活精選
樂活精選是一個適合全年齡的健康知識平台,匯集專業醫師與營養師團隊,透過科學化資訊與實用內容,提供生活中實用的健康知識。
不論是忙碌的職場族、關注家庭健康的爸媽,或注重養生的長者,都能在樂活精選找到對你有幫助的內容。
我們的特色:
專業支持:由經驗豐富的醫師、營養師團隊撰寫&審查,確保資訊正確且實用。
全面主題:涵蓋營養保健、運動健身、疾病預防等多元主題,滿足全年齡的健康需求。
實用知識:不僅提供知識,更有簡單易懂的保健方法,讓你輕鬆應用於生活中。
Editor編輯

小楊 保健食品顧問
以專業文獻實證,提供具有公信力資料,集結專業營養師朋友的專業評斷,不藏私破解保健迷思,分享真實的營養知識,讓你健康得有根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