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更新日期 / 2025-04-25 ‧ 編輯/樂活 營養師團隊 ‧ 圖片來源/Freepik
膠原蛋白不能跟什麼一起吃?這6大禁忌別忽略
膠原蛋白是維持皮膚彈性與關節健康的重要蛋白質,但補錯方法可能讓你吃了等於白吃!以下是營養師整理的6大常見禁忌,讓你補得更有效、更安心:
禁忌1:熱水
《印度國家科學院》指出,膠原蛋白超過40°C 就可能開始變性、失去活性,建議使用低於 40°C 的溫水沖泡,才能保留其吸收效果與結構完整性。
不過,市售也有一些膠原蛋白耐熱高達到300度,如德國百年大廠GELITA研發的水解牛膠原蛋白,因為其分子小、結構更穩定,更耐高溫,所以可以任意入菜、加入冷熱飲品中。
禁忌2:酒精
《哈佛大學校董會》指出,酒精會抑制膠原蛋白的合成,影響皮膚與組織修復。補充期間若同時飲酒,可能讓補充效果大打折扣。
另外,《巴西科學院院刊》指出,長期過量飲酒可能會干擾膠原蛋白的合成和骨小樑,從而導致骨質脆弱。
禁忌3:高劑量咖啡因(如濃茶、咖啡)
《藥物開發療法期刊》發現,攝取高濃度咖啡因,可能會降低皮膚合成膠原蛋白的能力。建議補充膠原蛋白的前後1小時,先別喝咖啡或濃茶,以免影響效果。
禁忌4:高糖食物
美國《Cleveland診所》指出,高糖會引發「糖化反應」,讓膠原蛋白變硬、失去彈性,影響皮膚與血管健康。因此營養師建議,補充膠原蛋白應減少搭配甜食、飲料,以維持最佳的吸收效果。
禁忌5:碳酸鈣
碳酸鈣會中和胃酸,降低胃酸濃度,容易影響膠原蛋白的吸收,因此不建議同時補充。這是因為,胃酸是分解蛋白質(包括膠原蛋白)的關鍵,如果胃酸濃度過低,蛋白質的消化就會變得困難,從而影響吸收率。
禁忌6:藥物
膠原蛋白雖為常見營養補充品,但仍屬於蛋白質類產品,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,影響吸收與效果。建議與藥物間隔至少2小時,特別是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者,補充前宜先諮詢營養師或醫師建議。
膠原蛋白什麼人不能吃?這5類人吃了有危險!
大多數人食用膠原蛋白是安全的,但以下幾類族群建議謹慎評估,必要時諮詢醫師或營養師:
腎功能不全者
膠原蛋白屬高蛋白來源,腎臟疾病者需限制蛋白質攝取,故不建議補充對牛、魚、豬等來源過敏者
常見膠原蛋白來源為動物性,過敏者應避免攝取該來源痛風或高尿酸者
膠原蛋白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嘌呤成分,過量攝取可能引發尿酸升高風險肝硬化或蛋白代謝異常者
此族群因蛋白質代謝能力受限,需限制蛋白攝取,應依醫囑調整劑量素食者
膠原蛋白來源為動物性,可能不符合部分族群的信仰與飲食原則。可改以植物性膠原蛋白前驅物(如維生素C、胺基酸)作為替代,協助體內自行生成膠原蛋白
膠原蛋白保健品怎麼吃?一天吃多少?
膠原蛋白保健品建議空腹或睡前食用,因為空腹時補充蛋白質吸收效率較高,睡前則有利於夜間組織修復。《營養素》期刊指出,每天補充 2.5~15 克水解膠原蛋白是安全的,並建議搭配維生素C食用,以促進膠原蛋白生成。
膠原蛋白多為水解型態(如小分子胜肽),吸收率佳,建議持續補充8週以上較能看到皮膚或關節方面的變化。
補充膠原蛋白4大營養,幫助合成更有效!
《Mayoclinic》指出,以下這些營養素雖不直接增加膠原蛋白的「吸收率」,但能顯著促進體內的「合成效率」,讓膠原蛋白發揮更好功效。以下介紹有助合成膠原蛋白的4大營養素:
維生素C
合成膠原蛋白的關鍵成分,缺乏時會讓結構不穩、合成效率降低。鋅
幫助細胞生長與修復,參與酵素活性,間接促進膠原合成。銅
參與膠原與彈性蛋白交聯(cross-linking)反應,使結構更穩固。錳
為合成膠原所需酵素(如脯氨酸羥化酶)的輔因子。
膠原蛋白常見問題QA
關於樂活精選
樂活精選是一個適合全年齡的健康知識平台,匯集專業醫師與營養師團隊,透過科學化資訊與實用內容,提供生活中實用的健康知識。
不論是忙碌的職場族、關注家庭健康的爸媽,或注重養生的長者,都能在樂活精選找到對你有幫助的內容。
我們的特色:
專業支持:由經驗豐富的醫師、營養師團隊撰寫&審查,確保資訊正確且實用。
全面主題:涵蓋營養保健、運動健身、疾病預防等多元主題,滿足全年齡的健康需求。
實用知識:不僅提供知識,更有簡單易懂的保健方法,讓你輕鬆應用於生活中。
Editor編輯

小楊 保健食品顧問
以專業文獻實證,提供具有公信力資料,集結專業營養師朋友的專業評斷,不藏私破解保健迷思,分享真實的營養知識,讓你健康得有根據!